厦门观音寺是一座全新的寺院,始建于1994年,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建成总建筑面积近19000平方米,占地近60000平方米,信众逾百万人,尤其是拥有东南亚第一高佛塔。
是近年来新兴的一座集弘法、慈善、修学、素食、休闲静养为一体的大型观音文化寺院。
观音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在厦门岛中心的SM商圈,毗邻仙岳路和嘉禾路两条贯通厦门东西南北的主干道。
背靠仙岳山麓,坐北朝南,北邻机场,南邻高铁动车站,交通便利,闹中取静,辐射四面八方。
尤其是所在的仙岳山,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犹如镶嵌在本岛中心的一颗绿色宝石,仙岳山绵延起伏,峰峦叠翠,五座山峰由西向东依序排列,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
青山绿树奇石美岩及山花异草构成了仙岳山特有的自然山色,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城市天然氧吧。
观音寺位于仙岳山东南麓,红墙金瓦、飞檐翘角、亭台楼阁掩映在绿荫丛中,晨钟暮鼓,梵音袅袅,香烟缭绕……尤其是金碧辉煌的万佛宝塔万绿丛中巍然屹立,名山掩映着宝刹,宝刹装典着名山。
观音寺成为仙岳山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寺院通往后山的步行道成为人们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游人如织,给观音寺带来了鼎盛的香火和人气。
观音寺典雅庄严。全寺是红墙金瓦的唐风建筑,结合闽南石燕尾脊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碗瓷贴画,异彩纷呈。从山门而入,依次是观音殿、大悲殿,万佛塔、素食馆,还有几座在建殿堂。
观音殿高四层楼,一楼主殿供奉缅甸白玉坐像观音,高1.8米,重逾数吨,面相慈悲庄严,令人心生欢喜;
两侧墙上装饰黄杨木雕五百罗汉,人物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大悲殿依山而建,底层是报恩堂,上层主殿供奉毗盧观音青铜坐像,高8.8米,系国内顶尖艺术大师设计铸造;两边供奉32观音化身像,清净庄严,仿佛进入艺术圣殿。
东南亚第一高塔万佛宝塔位于观音寺右侧,坐西朝东,规模宏大,塔基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为外八角九级楼阁塔,全塔十三层,通高七十八米。
宝塔底层为大殿,供奉绿檀千手观音鎏金立像,气势恢宏,法相庄严,大殿门前矗立着一对高约四米、活灵活现、威武霸气的辉绿岩大石狮。二、三层为念佛堂,外作二层,实际一层,高畅弘丽,面积600多平方米。
塔内三层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上方四周有48幅玻璃彩画,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力图,四隅各建一座重檐歇山顶小殿。四层为延寿堂,布满供奉牌位的花梨木橱龛,雕花镂金,十分精美。
四层之顶为平座,四周栏杆围绕,栏板浮雕40幅花鸟图画,铺锦列绣,生动传神。中央立塔,八角九层,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翘檐复宇,回廊萦绕,楼梯位于塔心室内,旋转上升。
每层外壁栏板,青石影雕各种莲花图案,美不胜收。翘脊斗拱雕饰妙音鸟,八角九层共72尊,各持琵琶、箜篌、笛子、如意、锺、铃、引磬等乐器、道具、法器,仙琚飘飘,姿态万千。妙音鸟左右吊筒,塔转角倚柱雀替、雕饰满眼,错彩镂金,绚烂耀目。塔盖形如金钟罩,杏黄色琉璃瓦屋面,八角攒尖,造型优美。
塔刹高15米,由覆钵、露盘、相轮和仰月宝珠组成。相轮十三圈,为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形,象征十三天。相轮之上,不用宝瓶而累迭月盘、日盘、宝珠,隽美别致,寓意深刻。万佛宝塔拟供奉佛菩萨11111尊,每层平均1000余尊,供信众和游客瞻仰礼拜,故称“万佛宝塔”。
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整座塔古朴典雅,宏伟壮丽,巍然屹立于秀美的仙岳山麓;夜晚在灯光的装点下,整座塔金光灿灿,真正展现出”盛世辉煌,佛光普照”的恢弘气势,成为城市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厦门市地标级建筑,填补了厦门地区有大寺无高塔的历史空白.
【开山住持:艰辛创寺】
1994年,定恒法师立下宏愿建设观音寺,拿出自己全部积蓄不到10万元启动建寺工程。当时厦门岛只有西南角中山路一带比较繁华,位于中部的仙岳山一带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法师独具慧眼选中这块风水宝地,但是面对的是草木丛生的荒山野岭、当地人的无信仰不支持甚至是种种刁难,连工人都请不到也没钱请,法师脱去长衫,卷起裤管,撸起袖子,拿起锄头和镰刀,挥开膀子,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披荆斩棘,开疆拓土。
法师到处采购,走遍厦门及周边城市的建材市场,货比三家,一分一厘地讲价,脚底磨出泡,嘴唇裂开了口,都舍不得买一瓶水。
法师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一连数年都没给自己添置过一样东西,能省一分是一分。法师到处化缘,四处借钱,经常为拖欠的款项,吃不下、睡不着……就这样,法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就这样,法师“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就这样,法师不畏艰辛、难行能行,悲愿宏深,以兴建道场、宏宗演教为己任,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一砖一瓦地把观音寺建成厦门本岛第二大寺院。
定恒法师1982年就读养正院,1989年闽南佛学院本科毕业,因其品学兼优、戒律严持、表现突出,在院学习期间任南普陀寺知客及闽南佛学院监学等职。
定恒法师,现任厦门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厦门观音寺住持、厦门市大明寺住持、厦门市翔安观音寺住持、厦门市政协常委、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观音寺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走访国内各大丛林寺院,参与其重要活动;利用厦门的对台优势,加大对台合作交流。
多次邀请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和台湾镇国寺住持广心老和尚等著名高僧大德来厦交流;先后走访东南亚及欧美国家的众多道场和佛教组织,并邀请他们回国参观考察,良好互动……
【弘法利生:观音文化】
观音寺坚持打造最接地气的观音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短短20多年,把这个全新的、不为人知的寺院,建成厦门有名的净土修行道场。
观音寺立足本地,广结善缘。针对闽南文化“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大力倡导观音文化“慈悲、清净、平等、和合”的理念,造福社会,造福众生:每月农历十九举行观音大悲宝忏法会;
每周六、周日举行念佛共修活动;每逢佛诞节日举行各种大型法会;2011年成立“厦门观音寺慈善基金会”;2016年成立“厦门观音寺慈善会”;组织信众和义工参与众多的扶贫济困、敬老养老、助学助残、救灾救难等。
在多年的弘法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素食不了解,甚至存在素食没营养的偏见,再加上素食餐厅很少,而且素食餐厅存在两级分化严重,要就是特别高大上的高级餐厅,要就是规模小而档次较低的排挡餐馆,导致素食养生文化难以推广和普及。
为此,观音寺推出观音美食文化,2013年设立观音寺素食馆,上下两层,面积1000多平方米,大量的义工在后台服务,每天提供100多种素菜,以低廉亲民的价格、优雅舒适的就餐环境和丰富可口的素斋美食,推广了素食文化和养生保健理念,吸引了许多人与素食结缘,与观音寺结缘;2017年更是推出了每月初一、十五和佛诞日的“观音福饭”,免费与众生结缘,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和好评。